告别胆囊炎 中医治疗才是唯一“出路”
中医认为:凡情志不遂、饮食不节、中焦湿热等均可导致肝胆气滞,湿热壅阻。胆为中清之腑,以通为用,急性胆囊炎多系湿热之邪侵袭肝胆,使肝脏疏泄和胆腑通降功能失权,气血阻滞,不通则痛。湿热熏蒸肝胆,胆汁不循常道,浸淫肌肤而发黄,湿热阻滞中焦,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
慢性胆囊炎在中医临床中多属“胁痛”范畴。认为肝气郁结,失于疏泄,胆失通降,不通则痛,肝胃不和,则嗳气、纳呆,脘腹胀闷。若湿热蕴结脾胃,熏蒸肝脾,以致肝脾疏泄功能失常,而呈中脘或右胁隐痛、纳呆、口苦等。
中医治疗胆囊炎 辨证施治 效果神奇
(一)气滞型
证候:右胁腹部胀痛,或有阵发性加剧,痛引肩背,口苦,食欲不振,右上腹有轻度压痛,舌质淡红,舌苔白或微黄,脉弦细或弦紧。
证候分析:肝气郁结,失于条达,阻于胁络,故见胁腹胀痛。气属无形时聚时散,故可有阵发性加剧。胆经循行于肩上,则可见痛引肩背。肝火上炎,因此口苦。肝气横逆,侵犯脾胃,故食欲不振。脉弦为肝郁之象。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二)血瘀型
证候:右胁腹部时有刺痛,痛处固定不移,胁下或有积块,面色黧黑,口唇紫暗,舌暗红或有瘀斑,苔白,脉沉或涩。
证候分析:气郁日久,气滞血瘀,痹阻脉络,故胁痛如刺,痛处固定不移,瘀结停滞,积久不散,则渐成积块。面色黧黑,口唇紫暗,舌暗红或有瘀斑,苔白,脉沉或涩,均属瘀血内停之征。
治法: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三)湿热型
证候: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伴沉重感,高热寒战,口苦咽干,口渴,恶心呕吐,或出现巩膜黄染,身黄尿黄,大便秘结,右上腹压痛。肌紧张、拒按,有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证候分析:湿热蕴结于肝胆,肝络失和,胆不疏泄,故胁痛而口苦。湿热中阻,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湿热交蒸,胆液不循常道而外溢,以致目黄身黄。湿热下注膀胱则尿黄。肝火上炎,故口苦咽干、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均是肝胆湿热之征。
治法:疏肝利胆,清热利湿。
(四)脓毒型
证候:右胁剧痛不已,腹胀而满,拒按,寒战高热或寒热往来,身目黄染,甚者神昏谵语,四肢厥冷,舌红绛,苔黄燥,脉滑数。
证候分析:湿热蕴结于肝胆,肝胆疏泄不利,郁阻不通,故胁痛不已、胀满拒按。湿热蕴结,阻遏阳气,则可见寒战高热或寒热往来。湿热熏蒸,胆失疏泄,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故身目黄染。湿热蕴盛,酿成热毒,上扰心神,则神昏谵语;阳气被郁,不能外达,故四肢厥冷。热入心血,伤阴耗津,则舌红绛,吝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
金钱清胆汤治疗胆囊炎三大方针:蠕胆祛邪、整体调理、温胆养胆。
方针一:蠕胆祛邪
不同患者病情有很大差别,胆囊的舒缩功能也处于不同水平,但都有舒缩功能受限这一共同病理基础。有的患者胆囊收缩无力,而有的患者胆囊功能紊乱、收缩不完全,另有部分胆囊舒张受限。“蠕胆”就是恢复胆囊的正常舒缩功能,当然这一过程和“祛邪”是密不可分的。湿热、淤血等阻滞胆囊是胆囊舒缩功能异常主要的原因。
方针二:整体调理
人体各个脏腑之间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胆囊与肝、脾胃、心的关系尤其密切。胆附于肝,肝胆的经络互相络属,肝经湿热可以循经传至胆囊,引起胆囊气机阻滞;胃统六腑,如胃气失于和降,六腑不通,胆囊排泄胆汁的功能也将受到影响,同样,胆囊病变也会影响到胃的和降,而出现恶心、呕吐等症。《内经》讲“胆主决断”,“心藏神”,心主血脉,如果情志不遂、心境压抑,必然引起血脉瘀阻,同时胆气内虚,而出现胆囊气血阻塞不通。因此,根据患者各脏腑的阴阳气血情况,整体调理,疏肝和胃、健脾养心,活血通络等为常用治疗方法。这样,患者就不会因日常生活稍有不慎即诱发胆囊炎复发。
方针三:温胆养胆
胆囊炎引起胆囊损伤后修复的快慢和程度是胆囊炎复发的基础因素。正常人胆囊壁结构完整,胆囊壁可以分泌蛋白、粘液等保护胆囊免受胆汁和细菌的伤害。而炎症导致胆囊壁的完整性和分泌功能均受影响。而到了慢性胆囊炎后期出现胆囊壁毛糙、纤维增生或胆囊萎缩时,胆囊的功能将严重丧失。因此,在“蠕胆祛邪、整体调理”的基础上,“温胆养胆”是非常有必要的。胆囊炎虽然湿热之邪多见,但针对“胆虚损”来说,“温胆”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