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运动神经元病类似的疾病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在临床上运动神经元病的症状比较复杂,有些症状与很多疾病都很相似,所以很容易造成误诊、错诊。这样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伤害。我们一定要注意区分。
与运动神经元病类似的疾病:
1、椎管源性脊髓病:
椎管源性脊髓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也是最容易与运动神经元病混淆的疾病,国外报道3%~20%颈椎病被误诊为运动神经元病,其差异被认为与采用的诊断方法及判定标准有关。国内有报道误诊率高达56%,运动神经元病尤其是下肢无力萎缩发病者与腰椎疾病混淆。一般情况下,椎管源性脊髓病多有神经根痛,感觉异常,大小便障碍易与运动神经元病鉴别。但是,如果缺乏这些症状或体征,同时合并有神经元损害时就很难与运动神经元病鉴别。此时,需要注意检查舌肌及颈部肌肉,观察有无肌束震颤及肌肉萎缩,肌电图检查发现广泛神经源性损害,MRI检查发现椎管及髓内异常信号。
2、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的发病年龄为20~50岁,男性占大多数,约为80%,表现为缓慢加重或阶梯样加重的肢体无力,为不对称性,上肢多重于下肢,远端重于近端。肢体无力按单神经分布,以挠神经尺神经及正中神经支配区更为突出。肌肉萎缩明显,2/3患者有束颤及痛性痉挛。一半的患者有腱反射减弱,而且与肌无力同步,罕有腱反射活跃及脑神经受累、呼吸肌麻痹。电生理特征为持续的多灶的部分运动传导阻滞,血清学有血清抗GMl抗体阳性,10%有CSF蛋白增高。本病病因不清,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预后尚可,病程长达数十年,很少致死。
3、平山病:
又称为良性单肢肌萎缩症。是一散发性疾病,表现为单一肢体的局灶性无力,男性是女性的5倍,发病在15~30岁,主要为手内肌受累,尤其是C8~T1阶段支配的肌肉,发病后1~2年前臂的屈伸肌肉也可受累。腱反射正常或减低,偶有受累侧的下肢反射增强,没有病理反射及肌张力增加,感觉正常,脑神经支配的肌肉不受累,呼吸肌不受影响。经过一段时间,病情稳定不再加重。电生理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正常,萎缩的手肌可有运动诱发波幅降低,半数患者有正相电位和束颤电位。颈部MRI发现有脊髓萎缩。诊断时,MRI有一定的帮助,最终确诊依靠临床随访。本病无须特殊治疗,预后良好。
4、脊肌萎缩症:
该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通常发生在婴儿、儿童及青少年,有时需要与青少年起病的运动神经元病鉴别。脊肌萎缩症的病理特征为脊髓前角细胞变性,临床表现为身体某部肌肉进行性无力、肌肉萎缩及肌束震颤。病程良性,发展缓慢,甚至在发病一段时间后达到稳定状态。而运动神经元病发展快,症状体征不对称,有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体征,早期出现延髓麻痹。
5、其他:
脊髓空洞症,眼咽型肌营养不良,脊髓灰质炎后综合症等有时也需要与运动神经元病鉴别。
专家提示:在做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断时,一定要去专业正规的医院,以免引起误诊的发生,错过早期最佳的治疗时间。
运动神经元病的致病机理在于运动神经元组织的受损、凋亡,因此,治疗运动神经元病,有效再生并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是关键。而传统疗法如:西药、针灸、康复理疗等都不能从根源上解决疾病问题,而且见效慢,往往还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因而,对运动神经元病不能够达到根治的目的。
而由我国著名世家老中医孔彪儒教授研发的临床特效中药验方神经元病(肌肉萎缩)康复汤,在经过数十年临床应用,并不断完善提高后,使治愈运动神经元病成为现实,对此病的有效率及治愈率达到历史新高,为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进一步康复提供最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