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缩有哪些明显的特点 1早期症状 肌肉萎缩早期可以不明显,肌力、肌张力变化不大,上肢肌萎缩往往先在大鱼际肌的挠侧缘出现。 2肌纤维颤动 可用拇指轻叩萎缩的肌肉,而诱发肌纤维颤动的大小与病损范围肌纤维长短成正比,肌纤维颤动的出现常提示运动神经元病变。 3 肌肉肥大 如果肌肉肥大但弹力肌力位反射均减弱则称假性肥大,假性肥大多位于萎缩肌肉的邻近部位,多见于肌源性肌萎缩。 4 肌强直 当肌肉收缩之后不能立即弛缓仍呈持续收缩状态,必须经反复动作后才弛缓称肌强直,鱼际肌盼肠肌舌肌易引出可见于萎缩性肌强直症。 5固有反射 在萎缩的肌腹处用叩诊锤急速叩击,被叩击的部位出现肌肉收缩隆起这种现象称肌固有反射神经源性肌萎缩,反应比正常人强、持续时间长、肌固有反射减低或消失时多见于肌肉本身的病变瞻反射:神经源性的或是肌源性的肌萎缩一般在肌肉萎缩部位位反射减低或消失 6 感觉障碍 脊髓空洞症多发性神经炎等疾病肌萎缩可伴有感觉障碍 7其它伴随症状 如萎缩性肌强直症可有脱发、秃顶、性腺萎缩、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时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糖尿病性肌病时肌萎缩也很突出。
神经元病(肌肉萎缩)康复汤:【冬虫夏草30三七100g人参100g五灵脂100琥珀50g鹿茸50g紫河车50g研细冲服每日2次每次1-3g;先从小量服一周后渐增致3克;饭前服好。】南.北沙参各15制一又12天冬12制丰多12制盛土30苡仁30玉竹30竹叶10大枣10甘草3石膏30-60等名贵药材;一日一剂3次服;病久加归芍地黄汤;燥热咽干双花连翘;每付煎3次,兑一块,分3次服,每日服3次,30付一个疗程.
[ 疗效]:用上方治疗肌肉萎缩患者1193例,经用药 3-9个疗程,其中,治愈者358例,显效者 815例,无效者28例.愈后者经随访3年,均未复发.
注:本方中所选部分药材比较珍贵稀有,如果患者在当地药店买不到,可以联系本院代购。购买药材时应注意:一定要去信誉好的大药店购买,以免买到品质低劣药材影响疗效!如果您觉得当地购买价格贵,也可联系本院代购,价格为公布的产地价。
本网站以宏扬传统中医文化、解除患者病痛为己任。特效验方所用药物配方科学,全国各地大多数正规药店均能配齐,经临床验证,疗效奇特。(本站提供的特效验方不仅为众多的患者解除了病痛,而且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健康是人生的最大财富,对每一个患者来说,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健康,永远不要轻言放弃!)如有个别药材买不到,千万不要顶替,否则将影响疗效,甚至危及生命
中医学认为"医食同源"。食物也具有性味, 部分食物同时也是药物,用之得当,可以防病治病,饮食调养对肌萎缩病人来说非常重要,肌萎缩饮食注意事项如下:
a.肌病病人应选用高蛋白、高维生素及容易消化的食物经过合理的营养搭配及适当的烹调,尽可能提高患者食欲,使患者饮食中的营养及能量能满足机体的需要。
b.肌病病人不宜服用对病情不利的食物和刺激性强的食品,如辣椒等,尤其是急性期的病人及阴虚火旺型病人最好忌用。健康之路
c.凡食疗物品一般不采取炸、烤、爆等烹调方法,以免其有效成份破坏,或使其性质发生改变而失去治疗作用,应采取蒸、煮、炖、煲汤等方法。
(1)以情制情法 是指医生用言行、事物为手段,激起病者某种情志变化,以达到控制其病态情绪,促进身心康复的方法。如对神情抑郁低沉的痿证患者,喜笑调护法颇为适合。可采取讲故事、说笑话、听相声、看滑稽戏剧表演等,使患者喜笑一番,心境快乐,甚或采取冲喜的方法,举办喜事,给病人带来喜悦的心情,或通过与病人谈心的方法,用关心、体贴或用大量事例,开导病人,让其看到希望之光,转忧为喜,鼓足生活的勇气,从而促使症情早日改善,身体康复。 (2)文娱怡神法 是指医生指导患者或自行运用传统文娱方式,达到畅怡神情,活动关节、舒筋活血,神形共养为目地的一种方法。如各种游戏、舞蹈、弈棋、钩鱼、书画、玩具以及音乐等,都为文娱怡神的方法。患者可根据其不同的证情和神情,以及各自兴趣爱好,分别选用相应的文娱项目。小儿具有新奇好的心理特点,故宜于选用新奇玩具,同时配合智力游戏活动,如垒积木、开游乐汽车、骑木马、捉小鸡等。 (3)环境爽神法 是指选择环境优美、风物宜人之处,以陶治性情,爽神养心,促使康复的方法.......详情查询
神经元病患者郝先生:患者1998年春天患病,开始出现虎口处肌肉萎缩、四肢无力、行动困难的症状。两个月后,发展为手出现无力,胳膊抬举无力,下肢乏力的症状。治疗半年后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病情进一步加重,胳膊、大腿肌肉出现阵发性肌跳,上肢肌肉出现萎缩。
求治于孔教授时,患者精神萎靡不振,面色枯黄,四肢无力,下肢行动困难需要借助别人搀扶,四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尤其以右侧肢体偏重,语言出现困难,腰膝酸软,怕冷,四肢肌力减退,肌张力降低。
根据孔教授的临床诊断,对朱先生采取健脾补肾,舒筋强肌的治疗方法,以汤剂和散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使用孔氏验方两个疗程后,朱先生的语言障碍得到有效缓解,畏寒怕冷症状消失,四个疗程后,四肢无力症状明显减轻,上肢力量加强。六个疗程后,下肢的行动困难得到有力缓解,走路不再用人搀扶。在四个疗程的有效治疗后,朱先生的肌肉萎缩症状的得到完全控制,萎缩的肌......详情查询
1.急性或亚急性肌萎缩
一般为神经原性萎缩,其发生的速度与神经损害的速度和程度有关。神经受损及中断的越急、越严重,则肌萎缩发生的越快、越明显。急性起病时肌萎缩发生于瘫痪之后,临床以瘫痪的表现为主,如脊髓灰质炎、周围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酒精中毒等。神经痛性肌萎缩早期表现为肩胛附近的剧烈疼痛,继之在肩胛附近很快出现肌张力降低、瘫痪及肌肉萎缩,在某些肌群中可出现单一的萎缩,呈镶嵌式。
2.进行性四肢远端性肌萎缩
常为神经原性肌萎缩,以四肢远端为主,上肢于手的骨间肌,大、小鱼际肌表现明显,而下肢于胫前肌的萎缩表现较明显。两侧基本对称,常发生于瘫痪之前,为单一的症状。常见的疾病有运动神经元病的肌萎缩侧索硬化型和进行性脊髓性肌肉萎缩症,颈椎病所致的上肢远端的无力和肌萎缩。腓肠肌萎缩症表现为下肢大腿下1/3处为界的肌肉萎缩,伴有深浅感觉障碍,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另外,脊髓空洞症、脊髓血管畸形、麻风以及慢性前角灰质炎都可致四肢远端的进行性肌萎缩。肌肉病的萎缩性肌强直和远端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也表现为四肢远端的肌萎缩。
3.进行性四肢近端性肌萎缩
常为肌原性萎缩,以四肢的近端及躯干肌明显,常表现为肩胛带肌和骨盆带肌的萎缩和无力。如颈肌的无力,有些患者需用手支撑才能将头抬起。肩胛的肌肉萎缩构成翼状肩胛。骨盆带肌的萎缩无力形成特异的‘鸭步’步态。常见的疾病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糖尿病性肌萎缩和激素性肌病.
Wohfart-Rugelberg-Welancter病是一种遗传病,见于青年人,表现为四肢近端及肢带部有肌肉萎缩,腓肠肌偶呈假性肥大。此病有时可见到肌纤维颤动,并可用新斯的明诱发。无鸭步与翼状肩胛。......详情查询
肌肉萎缩是获得性、病理性的肌容积减小,是疾病进程中一种病理状态。因此并非肢体任何性质的容积缩小都是肌萎缩,临床上常须与下列6种情况鉴别。 (一)消瘦 消瘦是指正常体重下降达10%以上,且常表现为皮肤粗糙、弹性减低、肌肉纤细、皮下脂肪减少以致骨骼形态显露。消瘦一般分为两类。1.体质性消瘦与遗传素质和个体生理特点有关,非进行性,可认为是生理性。2.疾病性消瘦系相关疾病引起。 (二)假性肌肉萎缩 是指肌容积缩小但肌力并无相应的减低而相对保持较好。显微所见肌纤维除形态纤细外,无其他结构性损害。主要见于严重消瘦、恶病质、脂质营养不良等。 (三)进行性脂肪营养不良(或称脂肪营养不良综合征) 主要分布于面部、颈、肩、躯干及四肢。主要表现为肢体局部性(常呈斑片状)塌陷,范围一般为数平方厘米至数十平方厘米,肤色无变化,感觉正常。其塌陷区域与神经分布及肌群的解剖分布不相符合。部分患者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如血管神经性头痛、心动过速、多汗等表现。 (四)脂肪萎缩型糖尿病 Ⅰ型糖尿病的幼儿多见,女性较多见,或有家族史。表现为全身脂肪萎缩、消退,常伴黄色瘤、高脂血。 (五)先天性肌缺少 (1)系胎内发育异常。(2)其肌肉缺失通常只限于局部或一侧肢体。偶也见于眼运动肌肉、面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半膜肌、背阔肌、三角肌、股四头肌及某些腹肌等。(3)非进展性,但也不能恢复;其缺失的肌肉状态保持不变。除少数重要部位(如膈肌)受累之外,一般预后良好。......详情查询
1.办公族久坐患肌肉萎缩机率高 办公族长时间坐着,肌肉活动减少,造成血液流量减少,进一步引发肌肉供氧量不足,肌肉酸痛、松弛、衰弱甚至萎缩。久坐不动者的关节滑液显著减少而变得干燥,继而容易引发骨与关节疾病,如关节退化、融合,严重的会发生肌肉萎缩症状。 2.电脑族的鼠标手是肌肉萎缩发生的一个诱因 如今,都市白领们的工作、娱乐,一样也离不开鼠标。专家指出鼠标手又称腕管综合征。神经受到损伤或压迫,导致神经传导被阻断,从而造成手掌的感觉与运动发生障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班族由于长时间接触电脑,反复敲打键盘和点击鼠标,而得了鼠标手,表现为手部感觉刺痛、无力,不能握拳和抓小物体等。一些人节假日使用电脑的时间不比上班日少。长期使用鼠标的人,会因为持续的腕部张力性姿势及以钩骨作为支撑点的特定姿势,造成腕管出口处高压,使得手掌尺侧、小指两侧及环指尺侧皮肤运动传导速度显著减慢,从而影响手的精细功能,发展到后期可以造成肌肉萎缩。 3.上班族快餐做早餐,营养不良导致肌肉萎缩 营养专家指出经常食用方便面等快餐食品替代早餐,对人体健康和发育都是很不利的。因为,维持人体正常生理代谢需要六大要素,而方便面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其它营养成分很少。因此,如果长期以方便面等代替早餐,会导致头晕、乏力、消瘦、心悸、精神不振等,严重者可出现体重下降,肌肉萎缩等营养......详情查询
根据肌肉力量的情况,一般均将肌肉萎缩患者肌力分为以下六级:
0 级:完全瘫痪,不能做任何自由无能无力。
Ⅰ 级:完全瘫痪,肢体运动时,可见肌肉轻微萎缩,但肌体不能移动。
Ⅱ 级: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但不能抬离床面。......详情查询
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不良,肌肉体积较正常缩小,肌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神经肌肉疾肥大。肌肉营养状况除肌肉组织本身的病理变化外,更与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脊髓疾病常导致肌肉营养不良而发生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的具体分类 1.按发病机理分类 (1)由全身营养障碍,废用,内分泌异常而引起的肌肉变性,肌肉结构异常等病因产生的肌肉萎缩。 (2)遗传、中毒、代谢异常、感染、变态反应等引起的肌肉萎缩,此种分类临床意义不大,因病因一时难以明确。 2.根据肌肉萎缩分布分类 (1)全身弥漫性肌肉萎缩; (2)头面部肌肉萎缩; (3)头和上肢或上下肢近端肌肉萎缩; (4)上下肢远端肌肉萎缩; (5)限局性肌肉萎缩 ......详情查询
本网站以宏扬传统中医文化,解除患者病痛为己任,验方所用药物配方科学,全国各地大多数正规药店均能配齐;经临床验证,疗效奇特,愈后不易复发. Copyright 2017Zhukang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助康网 健康热线: 15689773940(微信同步) 微信:kbr998;座机:0537-5655599;
感谢您的关注,当前客服人员不在线,请填写一下您的信息,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