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子宫 千万要“刀下留情”
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盆腔良性肿瘤,好发年龄为30~50岁,以40~50岁最多见,20岁以下少见。随着临床妇科普查工作的广泛开展,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目前,多数女性患者在患有子宫肌瘤后不清楚该选用什么方法进行治疗,从而进入治疗误区,不但没能将疾病根治,反而带来很多后顾之忧。
子宫不要“一切了之”
据统计:子宫肌瘤高发使越来越多的患者失去了子宫,从而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家庭危机。
为此,有关专家呼吁:医生要刀下“留情”!
以往对这种病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只好切除子宫,虽然切除子宫并不影响夫妻性生活,但不少患者在切除子宫后还是出现了感情危机,有的丈夫认为妻子没有子宫是不完整的女人,从心理上冷淡妻子。一些切除子宫的妇女也觉得低人一等,也有部分女性会感到阴道里面干涩疼痛。同时子宫能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并有内分泌功能,能参与体内生殖、生理及病理的过程。绝经前切除子宫,即使保留卵巢,也常易引起更年期综合症,冠心病及骨质疏松等症状的提前发生,
因此,专家呼吁: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是根治子宫肌瘤的关键环节,也是遏制良性子宫肌瘤转变恶性肿瘤的最有效途径,并提醒患者,治疗子宫肌瘤一定要选用正确的治疗方法,权衡利弊,以免进入治疗误区。我国中医中药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取得了肯定的疗效。
传统中医治疗原则
(一)症证结合,取长补短。
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诊所得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采用辨证为主,辨明病因病机,患者阴阳气血盛衰,经络脏腑虚实,然后制订治疗方法,对于肿瘤的治疗,还要以类型、病期以确定疾病的诊断,选择抗肌瘤的中药配合使用。这样通过辨证、辨病的结合,中西医明确诊断,病证合参,既注重选择对肿瘤的药物,又注重调整机体的抗病能力,辨证论治从而可提高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二)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相结合。
在治疗时一定要重视调整全身状况,才能增强机体的抗瘤能力,从而控制肌瘤的发展,实质上是处理扶正与祛邪的关系。要局部与全身相结合,假如只见局部,不见整体,一味滥用攻法,不顾正气,则不但达不到祛邪的目的,反而因药本身的副作用造成机体正气更加虚损。
(三)治标与治本结合。
在子宫肌瘤过程中肿瘤始终是疾病之本,由肿瘤而并发的各种症状和疾病发生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急迫症状有时可威胁病人的生命。这些症状均属于标,如出血、感染、发热、盆腔积液等急需及时治疗,急则治其标,待症状有所改善后,缓则治其本,如癌症,有时标本俱急,则标本兼顾。本不除,标也难治,治本为即定之法,治标为权宜之法。
子宫肌瘤在祖国医学文献中无此名,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属于祖国医学癥瘕范畴,根据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分为气滞血瘀型、湿热瘀结型、痰结型,临床表现最多见的是气滞血瘀型。治疗原则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佐以扶正培本,调节脏腑之功能,调节代谢,具有抗炎、抗肿瘤等作用,通过内外合治,阻断瘤体供血—缺氧—萎缩—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