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症患者日常生活如何护腰,避免损伤腰部
腰部是人体的重心部位,这个部位如果力量不足会阻碍很多动作的完成度。比如腰力不足,会影响出拳的力量;人体核心力量不足,跑步姿势、走姿的可观性都会受到影响。再来,如果腰腹部肌肉太过薄弱,还可能会影响到骨盆的前倾。
引起腰痛的疾病有很多,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腰椎结核等。疾病虽然五花八门,但大部分发病原因是与不良姿势、工作压力、生活习惯有关,导致了腰部的过度使用、肌肉萎缩、稳定性下降,从而加大腰部损伤的机会。今天就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着手,告诉你在生活中如何正确使用腰部,避免损伤腰部。
日常做到正确站立行
坐姿与仰卧和站立姿势相比,坐位姿势腰部受力最大。所以建议减少坐立时间,尤其是腰痛期间。坐位时最好选择有靠背的椅子,腰部可放软垫将腰挺起,不要“弓腰”,“弓腰”在坐位姿势中最伤腰。
站姿站立时尽量保持身体直立、挺胸抬头,保持腰部在骨盆的正上方,这样最省力,长时间站立腰不容易受伤。很多人习惯身体偏向一侧,单腿支撑的站立姿势,这种姿势使骨盆倾斜,腰部受力不平衡,还有就是因肥胖产生的“大肚腩”使腰部受力过大,背部肌肉负担过重,这两种姿势长时间都易引发肌肉劳损而腰痛。
睡眠睡眠主要是休息,如果床太软则会使身体过度变形导致肌肉紧张,所以建议睡硬板床。所谓“硬板床”,不是真的就一张硬板,而是相对软床而言,不易产生变形的床垫。
日常活动学会正确护腰
洗漱刷牙、洗脸是每个人每天需要做的事情,而且需要弯腰来完成。如果姿势不合适,长期如此腰就容易出问题。诸如此类的动作还有刷锅、洗碗等。一个方法是脚旁放个矮板凳,两脚轮流放在板凳上,可以减轻腰部肌肉紧张。另外一个就是保持腰部正常位置,利用屈髋动作完成,即由弯腰变为屈髋,可以很好地保护腰部。
起床起床是指由仰卧至坐立在床边的动作,这本身是一个复合动作,但很多人这个动作是一蹴而就,合二为一了。殊不知临床上腰扭伤常见的原因就是起床时扭伤,腰椎是最害怕旋转动作的,或者说旋转动作最容易伤腰。所以起床动作最安全的做法是先在床上躯干整体旋转至身体侧卧,再从侧面支撑至直立床边坐起,这样就避免了腰部的旋转动作。
搬抬东西搬抬重物会加重腰部的压力,姿势错误更是“雪上加霜”。搬重物时需注意一是尽量靠近身体;二是减少弯腰,可用屈膝动作代替;三是用力前自己先锁紧腰部,使腰成为一个整体,这样搬重物时腰就不太容易受伤。
拖地拖地也是腰扭伤的常见原因,其动作的危险因素也是弯腰和拖地动作会导致的腰部旋转。建议屈髋代替弯腰动作,双手交替拖地减少一侧压力,也可以由前到后直线拖地以避免腰部旋转的伤害。
开车开车主要是座椅的调整,椅背后仰角度不能太大,保证开车时背部靠在椅背上,腰部放腰垫以支撑,这样腰背部压力会减小很多。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跷二郎腿跷二郎腿会使腰椎两侧受力不均衡,尤其是习惯向单侧跷二郎腿,长时间受力改变会导致脊柱侧弯。建议减少单侧跷二郎腿时间和次数,或者双侧轮流跷二郎腿以减少单侧压力过大,最好不跷二郎腿。
背单肩包背单肩包时为保持背带不下滑,背包侧肩关节会向上倾斜,脊柱向对侧弯曲,腰部也会发生相应力学改变。可改为手提包或背双肩包。
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若沙发太软,人坐下去后蜷的像“虾米”一样,这种姿势腰椎压力非常大,另一种是斜靠在沙发上,身体重量偏向一侧,腰部不平衡。这两种情况都可导致腰部损伤的机率增加,可通过更换硬垫沙发、调整姿势和减少看电视时间来避免腰部损伤。
靠在床头看书很多人有睡前看会儿书的习惯,靠在床头看书一是对颈椎不好,另外这个姿势腰部是悬空的,容易疲劳。建议改变姿势或者腰部垫实减少腰部压力。
实际上生活中还有很多小细节需要注意,可以通过以上动作的纠正措施触类旁通,这里无法一一赘述。总的原则就是避免腰部前后、上下及左右的不平衡;避免腰部受力过大;避免腰部旋转的动作。同时可以加强腰部肌肉力量的专项训练,以核心肌肉训练为主,如平板支撑,增强腰部的核心稳定性以保护腰部。
治疗脊髓空洞症首选中药空洞康复汤!空洞康复汤经过精心熬制成后,药汤内会产生脊髓神经修复酶,当这种酶进入人体后快速在脊髓病灶处凝结,在脊髓损伤处进行修复、营养、再生,从而使机体恢复正常,各项身体功能活动自由。同时修复受损神经,再生神经细胞,使丧失的感觉神经系统重新建立并逐步增强,使肢体变得感觉灵敏,恢复如初,活动自如,恢复人体健康状态!
空洞康复汤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调配用药,辨证施治,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在患者用药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时时监控,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对用药进行辨证加减,保证用药的高效性,使患者随时得到好的治疗,可实现愈后遵医嘱不复发。
温馨提示:如有疑问,可免费咨询微信 kbr998,或拨打本院24小时免费咨询预约热线:0537-5655599,我们会从专业的角度认真解答你的疑问。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把患者健康放在第一位,提供全方位医疗服务,全面呵护患者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