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症是怎样的一种病?能治好吗?
脊髓空洞症是怎样的一种病?得了这种病能治疗吗?很多人可能对脊髓空洞症疾病不了解或了解的不多,下面我们来听听专家的讲解。
脊髓空洞症一般常以头颈肩部疼痛、手部小肌肉萎缩无力或感觉迟钝而引起注意。临床症状因空洞的部位和范围不同而异。因空洞常始发于颈胸段脊髓,故多以手部不知冷热,被烫伤、被刀切伤时不知疼痛才引起注意,并常伴有手、臂的自发性疼痛、麻木、蚁走等感觉异常,但触觉可不受损害,即所谓分离性感觉障碍。
当空洞波及脊髓前角时,可出现手部鱼际肌、骨间肌以及前臂诸肌无力、萎缩和肌束震颤,手肌严重萎缩可呈爪状手。随病变发展,可逐渐影响上臂、肩带及部分肋间肌,引起瘫痪。腰骶部的空洞则表现为下肢和足部的肌肉萎缩、肌无力,导致站立和行走困难。
另外,患者也常见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上肢皮肤增厚,烧伤疤痕增生或顽固性溃疡,发绀发凉,多汗或少汗等。
有的病人可以合并神经原性骨关节损害,呈现关节肿胀,关节骨质萎缩、脱钙、磨损等。总之,脊髓空洞症发展晚期临床致残率较高,重者还可出现呼吸功能障碍。
核磁共振(MRI)公认为是脊髓空洞症的最佳诊断方法,其方便快捷、准确可靠。MRI不仅可充分显示脊髓空洞的部位、大小和范围,也可明确其相关的Chiari畸形、扁平颅底、寰枕融合等后颅底发育畸形的诊断。
通过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使得临床对脊髓空洞症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趋于认同,目前认为,先天性后枕骨发育不良(如扁平颅底、枕骨发育迟滞、寰枕融合等)等因素导致后颅窝容积狭小,造成后颅窝神经结构过度拥挤,从而继发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由此形成枕骨大孔区梗阻,影响脑脊液正常循环,使得脊髓中央管积水扩大部分实质萎缩,形成脊髓空洞。
因外伤和炎症导致的脊髓空洞症,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疗法,部分病人空洞较大时应及早实施脊髓空洞分流手术。对于常见脊髓空洞症的治疗,基于上述对发病机理的认识,以前常用的空洞分流手术已不做为首选术式,传统的后颅窝减压术也暴露出许多缺陷。
而中医方面运用辨证理论研制的中药验方——空洞康复汤在治疗脊髓空洞症方面有着独特的疗效,其正是运用脊髓空洞症的肌肉萎缩、相应节段痛温觉消失,触觉和本体觉相应保留,肢体瘫痪及营养障碍等临床表现,根据中医辨证施治、治本求因的原则,可以直达病灶,具有补气、健脾、活血的功效。应用整体调节优势,平衡人体阴阳,培补人体元气,维持正常免疫机能,减少病情复发,通过祛风除湿、养心补肾等方法调整人体的脏腑功能,平衡人体阴阳,加强新陈代谢,各种生物和化学反应等,恢复正常的神经—肌肉兴奋性,使神经重新支配肌肉,逆转肌肉萎缩。
空洞康复汤所含的名贵中药成份,能补肾生髓,滋养督脉,迅速补充受损部位流失的大量营养成份,滋养神经细胞,提高神经细胞的繁殖和再生能力,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麻木、感觉丧失等症状。同时使脊髓周围的神经重新连接缝合后,重建神经网络。改善病灶处的脊髓、骨骼、肌肉组织细胞的活性,增强供血供氧的能力,营养骨膜增强韧带组织柔韧性,从而增强机体组织免疫力。
要想尽早摆脱脊髓空洞症疾病的困扰,还需要特别重视有关脊髓空洞症康复治疗和保养的问题。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消冰一寸也非一日之功。要想获得良好的效果,手术治疗和药物方案只是积极干预的手段和措施,长期计划下的康复保养是离不开的,正所谓:三分治,七分养。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应该明白脊髓空洞症并非不治之症,患者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做好脊髓空洞症的护理工作,相信一定可以尽早的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