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脊髓空洞症的方法和预后效果分析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慢性且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的疾病,不幸得了此病不论是脊髓空洞症患者本人还是家人都应该科学认识疾病,及时尽早治疗。
在治疗脊髓空洞症方法中,手术作为此病治疗方法之一,自然成了患者关注和选择的焦点。但对于手术选择,我院专家指出,手术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采用该治疗方法患者本身就承担了一定的风险性。且由于脊髓神经密集稍有不当就可能给健康带来更大的伤害。因此,在治疗选择上,人们一定要慎而重之。
手术治疗脊髓空洞症的方法有:
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脊髓空洞腹腔分流术、枕下及上颈髓减压术、中央管开口填塞术四种:
一、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该手术按椎板切开术打开椎管,切开硬脊膜并悬吊,可见局部脊髓扩大变粗,脊髓表面血管稀少,有的脊髓变薄呈半透明状。在显微镜下,选择脊髓最薄处,于后正中沟或后根进入区分之间的无血管区切开脊髓。最好将分流管经脊髓空洞的最下端置入,这样可为空洞囊引流提供最佳的重力作用,再沿空洞内向上将分流管置入越高越好,将分流管另一端置入前根和齿状韧带前方,以减少椎管后方切开后的蛛网膜和硬脊膜瘢痕形成对分流管的影响,然后将分流管固定在齿状韧带上。
二、脊髓空洞腹腔分流术:此方法类似于脑室腹分流术,不同之处在于脊髓空洞内所含脑脊液较少,脑脊液流经椎管外分流管的流量也较脑室腹腔分流大为减少,为了维持足够的脑脊液流量,通常选用低压分流装置。将分流管置入脊髓空洞内之后,分流管自原硬脊膜切口瘒另作一小切口穿出硬脊膜,经椎旁肌腱膜下和皮下遂道将分流管引至腹部切口处,送入腹腔内。这一手术的好处在于分流管被蛛网膜粘连阻塞的危险大为减少。即使远端分流管阻塞,也只需开腹而不需打开椎管来矫正分流管。
三、枕下及上颈髓减压术:本手术主要用于Chiari畸形合并有脊髓空洞症者。手术做法与一般枕下减压相同,椎板切除范围包括C1、C2和C3的上部,以便同时在C3处作脊髓空洞引流,目的在于解除对延髓和小脑扁桃体的压迫,扩大蛛网膜下腔,解除小脑扁桃体的单向活瓣作用,分流蛛网膜下腔的粘连,以使第四脑室,椎管内的颅内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自由流动。第四脑室正中孔狭窄或阻塞者,应人造出口。在枕下和上颈髓减压的同时,可行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引流术。
四、中央管开口填塞术:在做枕下减压和脊髓空洞引流术的同时,若发现脊髓中央管开口扩大,可取肌片一块填塞于开口处。
脊髓空洞症手术治疗的预后效果:
脊髓空洞症的治疗效果很难预料。虽然多数病人术后自我感觉病情有所好转,但神经系统检查常发现病人神经系统功能与术前无异。鉴于此,术前谈话时医生常会告知病人及家属,手术只能使病情不再继续发展,而不能使他们的神经功能恢复到正常。
通常情况下手术能使病人肌肉不再继续萎缩,病人的肌力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病人感觉麻木症状不再继续发展;但在感觉麻木区的感觉异常性疼痛可能会加重,大概在术后6~12周,病人恢复从前工作的时候,这种感觉异常性疼痛症状可能会再出现。
手术后,病人的肌肉强直会有所波动,呈时好时坏的表现。在手术后数年之内,与肌肉萎缩有关的关节畸形可能会继续发展。对于外伤性脊髓空洞症,如果脊髓已经遭受了不可逆的损害,即使术后MRI显示脊髓空洞已消失,并不意味着病人就能被治愈或病人的神经损害情况不再加重。虽然多数病人神经功能会有所改善,但随着胶质增生的发展,必然会加重病人的神经损害症状。
所以,仅仅依靠手术治疗并不能达到有效治疗脊髓空洞症的目的,要想治疗疾病不复发必须从根源着手,修复、营养、再生患者脊髓神经组织和脑中枢神经组织,才能使机体恢复正常,各项身体功能活动自由。中医专家孔彪儒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不断挖掘祖国的传统医方,发挥中医中药的优势,大胆改变传统用药模式,成功的应用中医组方,研制的中药验方——空洞康复汤对脊髓空洞症的治疗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它在改善病症的同时,结合患者病症采用相应的药物巩固,可全面提升患者自身免疫力,强固自身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空洞康复汤是运用脊髓空洞症的肌肉萎缩、相应节段痛温觉消失,触觉和本体觉相应保留,肢体瘫痪及营养障碍等临床表现,能补肾生髓,滋养督脉,迅速补充受损部位流失的大量营养成份,滋养神经细胞,提高神经细胞的繁殖和再生能力,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麻木、感觉丧失等症状。同时使脊髓周围的神经重新连接缝合后,重建神经网络。改善病灶处的脊髓、骨骼、肌肉组织细胞的活性,增强供血供氧的能力,营养骨膜增强韧带组织柔韧性,从而增强机体组织免疫力。
空洞康复汤所含的名贵中药成份能够逐步激活并修复断裂的神经,重建或通过侧枝重建使损伤的神经功能得以恢复。还能够进一步促进神经细胞的繁殖和再生能力,使神经网络全面更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神经组织,轴突树突紧密相连;从而达到周身经络通畅,气血和谐,肝肾滋养,柔筋壮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