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脊髓空洞症朋友要注意养情 避免情志不畅
春季,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依据“人与天地相应”的中医养生理论,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呈现出向上、向外舒发的状态。专家指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四季自然变化规律,肝属木而主风,旺于春季,在春季功能活跃,春季养生要注意养肝,而养肝的重点在于养情,即保持情志正常,心平气和、心情愉快的生活。中国历代养生家都注重春季养生,在春季将身体调养好,对全年的健康颇有益处。因此,脊髓空洞症患者朋友更应该注意调节自身情绪,注意养情,避免情志不畅。
中医讲“情志”,它可理解为心情、情绪。七情,是人接受外界刺激后产生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五志,是五脏所藏的五种精神活动,即心主喜、肺主悲、脾主思、肝主怒、肾主恐,反映了五脏的功能。专家表示,情志是人在生命活动中的正常现象,在一般情况下不会使人发病,但是如果情志的调节超出了调节范围,则会伤及五脏和神志,导致气血功能紊乱从而引发疾病。
春天里,很多人在忧思、恼怒过后出现食欲不振、不思饮食的现象,专家表示,肝脏主疏泄,功能正常有助于脾胃的消化吸收,但若因情志不畅,肝的疏泄功能会失调,脾胃的运化功能就出现障碍,导致脾胃疾病的发生,称为“肝脾不调”和“肝气犯胃”。而若脊髓空洞症患者优思过度,情志不畅的话,不仅不利于脊髓空洞症的恢复治疗,还有可能加重本身病情。对于情志疾病的治疗,专家提出“药疗不如食疗,食疗不如心疗”、“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心身并治,标本兼治”三个要点。心身本一体,治疗情志疾病要采用心身同治的方法,用药治疗病症的同时心理问题也必须得到解决。当患者的精神变得乐观、开朗之后,肝脏的疏泄功能得以恢复,才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自我调节非常重要
专家支持,患者一旦感觉发现自己不开心、情绪低落时,应注意自我调节,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转移不良情绪。
1、亲近自然。法国著名作家莫阿罗认为,最广阔最仁慈的避难所是大自然。森林、高山、大海之苍茫伟大,个人就会显得渺小,心灵的创伤也能被抚慰平复。所以,投入大自然的怀抱,看看花草,一切烦恼也都随风飘逝,心情也会归于平静。因此,脊髓空洞症朋友可以在晴朗的天气到郊外踏青,去感受大自然,放松放松心情,不要总因病而烦恼,苦闷。
2、找亲人朋友倾诉。培根说,“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将有两个人分享快乐,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所以,在你不开心的时候,在为病情焦虑的时候,可以和亲人朋友聊一聊,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倾诉出来,以便得到亲人朋友的同情、开导和安慰。同时,在你倾诉烦恼的过程中,还可以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和理解。
3、听听音乐唱唱歌。音乐有助于调节情绪,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别忘了听一听自己喜欢的歌,或展开歌喉来一段表达自己此刻心情的歌曲。通过歌声,你的烦闷、抑郁或悲伤的情绪可以得到释放。
4、喊一喊发泄。当内心压抑时,会感到心中憋着一股气,不发泄出来便不舒服。这时候,你可以走到空旷的地方,发出内心的呼喊。呼喊时要尽量吐露内心感到压抑的东西。这种吐露越真实、越彻底越好。
另外,患者还应注意起居调养。入春过后要适应阳气升发的特点,早睡早起,呼吸新鲜空气,加强运动锻炼。运动可使人体心情舒畅,经常运动的人,抗病能力强,思维敏捷,不易疲劳,脊髓空洞症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病情,开展康复锻炼。
脊髓空洞症严重损伤我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患者重要还要加强药物调理,中药验方空洞康复汤疗效显著,精选多种名贵中药入药,是专业治疗配方,其根据辨证理论,能补肾生髓,滋养督脉,迅速补充受损部位流失的大量营养成份,滋养神经细胞,提高神经细胞的繁殖和再生能力,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麻木、感觉丧失等症状。同时使脊髓周围的神经重新连接缝合后,重建神经网络。改善病灶处的脊髓、骨骼、肌肉组织细胞的活性,增强供血供氧的能力,营养骨膜增强韧带组织柔韧性,从而增强机体组织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