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蒲黄
类别:香蒲科
拼音:PU HUANG
英文:POLLEN TYPHAE
别名:水蜡烛、毛蜡烛、蒲草、蒲棒、香蒲
药用部位: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的花粉
药材性状:花粉为黄色粉末。体轻,放水中则飘浮水面。手捻有骨腻感,易附着手指上,气微,味淡。
栽培要点: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花序,晒干后碾轧,筛取花粉。剪取雄花后,晒干,成为带有雄花的花粉,即为草蒲黄。花期6~7月,果期7~8月。
产地:河北、山西、甘肃、吉林、新疆、北京郊区
采取加工:夏季花将开放时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性花穗,晒干后碾轧,筛取细粉。
地道沿革:陶弘景:蒲黄,即蒲厘花上黄粉也。伺其有便拂取之,甚疗血。
《本草衍义》:蒲黄,处处有,即蒲橇中黄粉也。初得黄,细罗,取萼别贮,以备他用。将蒲黄水调为膏,擘为块,人多食之,以解心脏虚热,小儿尤嗜。涉月则燥,色味皆谈,须蜜水和。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甘、心包经。
功能主治: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打肿痛、血淋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须包煎,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