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症——中医认为痱证
1、概述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缓慢进展的脊髓退行性病变,其病理特征是髓内有空洞形成及胶质增生。于1827年始应用脊髓空洞(Sy-rlng-omyalia)的术语予以定名。迄今病因尚未最后肯定。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脊髓空洞症不是单独一种病因所造成的一个独立病种,而是由多种致病因素造成的征群。其中大孔区畸形或梗阻是导致空洞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主要症状是受损节段的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下运动神经元障碍以及长传导束功能障碍与营养障碍。
中医学中无脊髓空洞症的病名,根据其临床首先表现为肌肤麻木,不知温痛,当归属于“痱证”之中,痱即废。《灵枢·热病》曰:“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对于中医药治疗脊髓空洞症的报道,嗣后,陆续有报道,最多的有以益髓颗粒治疗脊髓空洞症等脊髓疾病58例的临床疗效观察,报道中基本肯定了益髓颗粒的疗效,还有用国产KJ·C-4型K离子痛阈测定仪,以穴位做标记,分别在用药前后测定病侧的云门、乳根、曲池、合谷、肩榭穴的痛阈,结果说明中药治疗脊髓空洞症不仅表现在主观自觉症状的改善,并在客观上予以证实。
2、脊髓空洞症病因病机
脊髓空洞症是脊髓自身之退行性病变。髓既是以先天之精为物质基础,又得以后天之精的不断补充。故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均可导致髓病。
精不足 肾精是构成人体之本源。《黄帝内经》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则脑髓(脊髓)生。”肾精不足,则不能生髓充益,可导致肾虚髓空,本病大都为先天性畸形所致,显系肾精不足是其主因。初起潜隐发病,待病损脾肾,气血乖戾,精髓为损,而病渐起。
脾阳虚衰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肾精赖脾阳健运而不断供奉,若脾失健运,精亏髓空,不得充养,髓失其用,且脾主四肢,脾虚则四肢不用,致使肌肉瘦削,松弛软弱,痿废不用,且脾阳虚衰,荣卫行涩,肌肤不仁,而酿致肉痿之症。
津血失畅 肾精不足,脾阳虚衰是形成本病的主要病因,但肾藏精,精血同源,脾又生血统血,故肾亏常导致血虚,气虚鼓动力弱,又不能帅血而行,故肌肤既失营血之供奉,又因血涩不利,麻木!益甚,而可导致指端溃破之症。且肾主水湿之开阖,脾主水湿之运化,脾肾两虚,津液之布输流畅失调,髓为之变。故津血失畅是由脾肾亏虚所致,亦是促使病变发展的因素之一。
总之,本病病涉脾肾两脏,始于先天之精亏虚,病变由精涉气及血,后期更可阳病及阴,肝肾之阴亦耗,肌肉瘦削益甚,而可呈现爪状手之形。
喝点中药调理治疗的! 中药验方空洞康复汤经过精心熬制成后,药汤内会产生有效脊髓神经修复酶,当这种有效酶进入人体后快速在脊髓病灶处凝结,在脊髓损伤处进行修复、营养、再生,从而使机体恢复正常,各项身体功能活动自由。同时修复受损神经,再生神经细胞,使丧失的感觉神经系统新建立并逐步增强,使肢体变得感觉灵敏,恢复如初,活动自如,恢复人体健康状态!
温馨提示:如有疑问,可免费咨询微信 kbr998,或拨打本院24小时免费咨询预约热线:15689773940,我们会从专业的角度认真解答你的疑问。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把患者健康放在第一位,提供全方位医疗服务,全面呵护患者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