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药 慢性心力衰竭的强大克星!
中医学认为心衰初起病多在心肺两脏,病久则累及脾肾。其根本原因在于体虚,尤其与心脾肾阳虚有关。常由于感觉外邪、劳倦过甚、情志所伤、妊娠分娩而诱发。肺虚不能通调水道,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肾虚则气化不利,以致水湿停聚,形成水肿,如水气射肺,则肺失肃降,气上逆而喘咳,水气凌心则心悸,肾不纳气则呼多吸少,气短难续。
心力衰竭 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最终结果
心力衰竭不是中医病名,中医也没有相应完整的记载。心力衰竭的形成,是多种病症和各种心脏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临床综合表现,也是各种心脏病的最后结果。心力衰竭的各种表现可见于中医的心悸怔忡,水肿,喘症,膨症,瘀血等病证中,这也是中医脏象理论及辨证施治的体现。
心力衰竭既然是多种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其病因病机也与各种病症涉及的脏器有关。但外邪感染,劳累过度,又可成为诱发和导致心力衰竭的直接因素。《素问·痹病论》说:“复感于邪,内舍于心”。无论风寒、风热引发的咳嗽,痰热壅盛,均可使肺失宣肃,进而耗伤脾气,损伤肾气,出现心悸、喘促、水忡、瘀阻等。劳累过度,耗伤心气,致气不行血,肺失输布,脾失健运,肾失气化,心、肺、脾、肾各脏受累,发生一系列病症。
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辩证治疗
中医对心力衰竭的治疗,也是辨证分型,以证用药。临床按心气不足,心阴虚弱,水肿、喘证、心血瘀阻,气阴不足等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达到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一)气阴不足
【证候】心气是心的功能动力,心阴是心之物质基础,气阴不足可有:气短乏力,动则更重。心悸证忡,失眠多梦,甚则梦中惊醒,手足心发热,脉细数或有结、代,舌淡红少苔。
【治则】益气养阴、强心生脉。
(二)阳虚血瘀、心肾阳虚
【证候】本证型多见于体质虚弱,年龄较大或久病患者。由于肾阳虚弱,不能温化水液,水湿泛发。阳虚不能鼓动血脉运行,致血流不畅,心血瘀阻。阳虚与血瘀的因果关系,临床上往往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其表现有心悸,怔忡,乏力气短,甚至喘不能卧。形寒肢凉,面色不华,先有下肢水肿,进而遍及全身,甚至出现胸水,腹水(支饮、悬饮)脘腹胀满,纳食不佳。胸胁不适,胁下有瘀积(肿大)。颈项部有青筋暴露,(颈静脉怒张),唇甲青紫,两颧紫红,舌头发绀,脉细弱或有结、代。
【治则】湿阳利水,逐瘀通脉。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独具“四大优势”
(一)中医强调整体观,均衡、有效地改善心悸、乏力、胸闷、腹胀、出汗、失眠、精神压抑、腰膝酸软等,通过改善免疫力,减少外感。
(二)中药无明显用药禁区:如心衰伴有肾功能不全或低血压时,ACEⅠ药受到用药限制;心衰伴支气管哮喘或有严重的室内阻滞、房室阻滞及严重窦缓者,β-受体阻滞剂受到限制;心衰伴低钾时洋地黄受到限制等。而中药则无明显用药禁区。7td扩张型心肌病治疗网
(三)中医治疗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情的发展合理的加减药物,使药物治疗的针对性更强。彻底摒弃了西药治疗时存在的“百病一药”的治疗弊端。
(四)中药在快速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根治疾病的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各脏腑机能,缓解长期服用西药治疗对各脏腑带来的严重危害。同时可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杜绝疾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