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色”拉响肝脏病变警报
(一)黑色预警:肝癌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我国位居第二的癌症“杀手”,常见于中年男性。因其恶性度高、病情进展快,病人早期一般没有什么不适,一旦出现症状就诊,往往已属中晚期,故治疗难度大、疗效差,一般发病后生存时间仅为6个月,人称“癌中之王”。
(二)红色预警: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由一种或几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化,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致使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引致肝硬化的主要成因是:酗酒、感染病毒(如慢性)、大量服用某些药物、长期受某些环境毒物侵害和遗传或其他疾病所致等。
(三)橙色预警: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炎发展成肝硬化过程中的病理阶段,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相当不容易。判断慢性肝病是否伴有肝纤维化的“金标准”是肝穿刺加上肝脏病理检查。由于病人常畏惧肝穿刺,不愿意接受这项创伤性检查,给尽早准确地判断肝纤维化的程度造成困难。
一些慢性肝病患者往往自我感觉还可以,认为肝硬化还离自己远着呢,殊不知这种错误的想法带来的后果是贻误了控制肝纤维化的时机。
(四)黄色预警:肝炎
肝炎是常见的严重传染病之一。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大约每年可收到7万份病例报告。肝炎是指一组病毒性疾病,即通常所说的甲、乙、丙、丁、戊等型肝炎,也包括由于酒精滥用、使用药物或摄入了环境中毒物引起的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急性肝炎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乏力、肝功能受损,出现者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否则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多由急性肝炎转变而来,其中以慢性迁延性肝炎多见,其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肝区痛、腹胀、食欲不好、乏力,肝脏可轻度肿大,有压痛,质软,脾脏多无肿大。
(五)蓝色预警:脂肪肝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让脂肪肝这一“富贵病”在我国发病率明显上升,其中,30—40岁的男性是脂肪肝患者大军中的“主力”。
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器官,有合成、利用和转运脂肪的功能。当脂肪来源过多,合成增加而利用和释放减少时,即可导致脂肪在肝脏内沉积,当脂肪含量大于肝脏的5%时即出现了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