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乳腺炎有独特优势
急性乳腺炎,俗称“奶疖”,相当于中医学“乳痈”的范畴。主要是由胃经积热、情志不畅、肝郁气滞以及乳头皲裂、热毒侵入乳房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疾病。发于妊娠期的为内吹乳痈,发于哺乳期为外吹乳痈。
中医探讨乳腺炎病因病机
(一)乳汁淤积,或因乳汁过多、乳儿少饮,或乳头破裂疼痛,而不能给乳儿吸尽,或初产妇乳络不畅,致乳汁壅塞在内,乳络阻塞成块,郁久化热酿脓而成痈肿。
(二)情志不畅、产后饮食不节、脾胃运化失司、湿热蕴结于胃络、阳明胃热壅滞,使乳络闭阻不畅、气滞血瘀而成乳痈。
(三)感受外邪、产妇体虚汗出受风,或露胸哺乳,外感风邪,或乳儿含乳而睡,口中热毒之气侵及乳孔,均可使乳络不通,化热成痈。
中医治疗乳腺炎优势
中医治疗急性乳腺炎,强调早期以通为用,以消为贵,中后期以托毒外出为主,贵在分期辨证治疗,临床中常能取得良好疗效。早期应消,中后期应托脓外出。患病早期患者多有恶寒发热、乳汁不通、肿胀疼痛等表现,究其病因属肝胃郁热,故以疏肝清胃,通乳消肿为治则。
治疗急性乳腺炎要注意避免过早使用寒凉之剂,并巧妙地运用温通之剂,使早期的肿块消之于无形。可避免因过早或过多使用抗生素或寒凉的中药,使乳房局部形成“僵块”,不易消散。
中医辨证治疗乳腺炎
(一)气滞血郁型
临床表现:乳房硬块肿痛、乳头下陷、消瘦、神疲乏力、低热、食欲减退,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二)肝郁气滞型
临床表现:乳房肿块胀痛、乳头下陷、消瘦、胸闷不舒、嗳气、月经不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玄。
(三)气血虚弱型
临床表现:乳房肿块已久,乳头下陷、消瘦、心慌气短,神倦乏力、面色苍白、腰酸腿软、头晕目眩,舌淡,少苔,脉沉细
中医专家提醒:乳腺炎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护理要点:
(1)早期按摩和吸乳是避免转成脓肿的关健。患者或家属可用手指顺乳头方向轻轻按摩,加压揉推,使乳汁流向开口,并用吸乳器吸乳,以吸通阻塞的乳腺管口。吸通后应尽量排空乳汁,勿使壅积。
(2)中药外敷。取硝芒100克,研细,加入面粉调成糊剂。贴敷于患侧乳房局部,可减轻乳房疼痛。
(3)哺乳期要保持乳头清洁,常用温水清洗乳头;定时哺乳,每次应尽可能将乳汁排空,如乳汁过多,婴儿不能吸尽,应借助吸乳器将乳汁排空;发热,体温达39摄氏度时不宜吸乳。
(4)不宜让婴儿含乳头睡觉,哺乳后用胸罩将乳房托起。
(5)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吃晕食,忌辛辣。
(6)情志不畅亦与本病有关,要劝导病人解除烦恼,消除不良情绪,注意精神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