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无效反丢命 种种误区家长要慎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每年全球大约有100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肺炎球菌引发的肺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等疾病,是该年龄儿童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全球每年因肺炎导致儿童死亡人数大于因艾滋病、麻疹、疟疾导致儿童死亡人数的总和。在亚洲,每小时有49名儿童因肺炎球菌疾病导致死亡。同时肺炎球菌引起的脑膜炎、中耳炎等疾病的高致残率给儿童的身心健康也带来严重的损害。在中国同样是一种常见的、高危害的疾病。根据1996年-200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分析,肺炎是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占全部死亡原因的19%,远远高于腹泻和意外窒息等儿童常见致死原因。
小儿肺炎病因
孩子刚出生时就易患有肺炎,一般多在产前、产时引起。产前的胎儿生 活在布满羊水的子宫里,发生缺氧(如脐带绕颈、胎心改变、胎动异常),就会发生呼吸运动而吸入羊水,引起吸入性肺炎;假如早破水、产程延长,或在分娩过程中,吸入细菌污染的羊水或产道分泌物,易引起细菌性肺炎;假如羊水被胎粪污染,吸入肺内会引起胎粪吸入性肺炎。
另一种就是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如孩子接触的人中有带菌者(比如感冒),孩子很轻易受到传染引起肺炎;新生儿因败血症或脐炎、肠炎,通过血液循环感染肺炎,这种感染可以由细菌引起;日龄稍大一点的新生儿,肺炎也可由病毒及其他微生物引起。
专家指出:小儿肺炎并不可怕,只要选择正确的方法及时治疗就可完全治愈,而多数小儿肺炎患者的死亡往往是因为家长陷入治疗误区而致。
家长对小儿肺炎的认识常存在的五种误区
误区一:宝宝没有发热,就不是肺炎
并不是所有肺炎患儿都会发热,如冬春季的流行性肺炎、衣原体、支原体性肺炎可无发热或低热现象。尤其是新生儿若患有肺炎,有可能会既没有咳嗽也没有体温升高的症状,父母千万不可忽视。
误区二:抗生素静脉输液是最佳的选择
虽然多数肺炎是由细菌引起的,但也有不少肺炎是由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或由过敏引起。滥用抗生素类药物,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还容易引起种种严重的不良反应。
误区三:治了2天了一点起色都没有,应该换一种药物
小儿肺炎的治疗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起效要有一定的时间。原则上,如果病情没有恶化,需配合医生坚持用药3天,再评价疗效,频繁换药不利于疾病控制。
误区四:药物副作用大,如果孩子不再发烧,咳嗽也好转了就停掉。
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应根据病情、病原、个体情况而定,一定要听从医生指导,忌不规则用药,用用停停会造成耐药,从而导致迁延性或慢性肺炎。
误区五:关窗捂被,担心小儿受凉
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可减少空气中的致病细菌,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作用,因此应该勤开窗户通风。患儿的衣物被褥不要太厚,过热会使患儿烦躁,导致呼吸急促,加重呼吸困难。
抗生素可不可以用于治疗小儿肺炎?
秋冬季节,孩子感冒、发烧是常有的事,有时普通的感冒发烧还会发展成肺炎。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生病,就迫不及待地用上抗生素,而忽视抗生素本身的严重危害。
目前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造成严重的细菌耐药,增加了抗生素治疗的难度,专家指出在近20年的研究中,随着抗生素的大量广泛使用,肺炎球菌疾病的耐药性不断地增加。尤其是青霉素、红霉素等耐药性如今已增加到80%~90%,使得耐药的肺炎球菌更容易生存,加上应用抗生素治疗时存在严重的肝肾毒副作用,因此,抗生素已不能作为小儿肺炎的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