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的病因病理
膀胱的炎症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两者又可互相转化。急性膀胱炎如果得不到彻底治疗可迁延成慢性膀胱炎。慢性膀胱炎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或局部病变因素加重时,又可转化成急性发作。
中医辨症膀胱炎
膀胱炎属中医学“淋证”范畴,淋之名称,始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有“甚则淋”,“其病淋”等记载。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描述了淋证的症状:“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隋代《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将本病的病位及发病机理作了高度 明确的概括:“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谓之淋。”
中医认为淋证的病位在肾与膀胱,且与肝脾有关。其病机主要是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失司。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膀胱的气化与开合。淋证日久不愈,热伤阴,湿伤阳,易致肾虚;肾虚日久,湿热秽浊邪毒容易侵入膀胱,引起淋证的反复发作。淋证有虚有实,初病多实,久病多虚,初病体弱及久病患者,亦可虚实并见。实证多在膀胱和肝,虚证多在肾和脾。
实则清利,虚则补益,是治疗淋证的基本原则。徐灵胎评《临证指南医案•淋浊》时指出:“治淋之法,有通有塞,要当分别,有瘀血积塞住溺管者,宜先通,无瘀积而虚滑者,宜峻补。”
西医看膀胱炎的病因和病理
1.致病菌:在膀胱的非特异性感染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约占70%以上,这些细菌包括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副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其次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常见的为葡萄球菌、链球菌,霉菌感染较少见。临床上所见病例不少是由一种细菌以上所致的混合感染。
2.诱发因素:所有可破坏膀胱粘膜正常抗菌能力、改变膀胱壁正常组织结构及适合于细菌滞留、生长和繁殖的一切因素均可诱发膀胱炎的发生。如尿潴留所致过度膨胀的膀胱损伤了膀胱正常粘膜的屏障作用,下尿路梗阻引起的残余尿不能有效地将进入膀胱的细菌排出体外,结石、异物损伤破坏了膀胱粘膜的正常组织结构,肿瘤、坏死组织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腔内泌尿系检查及治疗如导尿、尿道扩张、膀胱镜检查、逆行肾盂造影等。若检查者操作粗暴、无菌观念又差等,也为细菌入侵提供了机会。另外,膀胱炎尚可继发于本系统或邻近器官的感染,如肾脏、前列腺、阴道、宫颈等部位的炎症。
3.感染途径
(1).上行性感染:细菌经尿道进入膀胱,这一感染途径最为常见。女性的尿道短而直,尤其是婴儿期、新婚期及妊娠期更易发生膀胱炎。泌尿系检查经尿道腔内操作时细菌带入膀胱,留置尿管后亦可诱发膀胱炎。
(2).下行性染:继发于肾脏的感染,细菌随尿液经输尿管进入膀胱。
(3).局部直接感染:膀胱造瘘后与外界皮肤直接相通,膀胱阴道瘘、膀胱直肠瘘时,细菌经瘘管直接侵入膀胱引起感染。
助康网提示您:急性膀胱炎和慢性膀胱炎,二者事实上道理相通,因此也非常容易互相转化,都须我们倍加小心,而了解其中病因病理是重中之重。了解病因才能据症下药。才可以彻底治愈病痛。
转载请标明摘自中国中医助康网http://www.zhukang120.net/diesase/?DisID=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