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医药在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时必须根据病情缓急,出血程度,紫斑颜色等临床表现,首先辨明虚实。一般说来,急性期多表现为血分实热,慢性期多表现为阴虚内热或气不摄血,紫癜经久不消应考虑血瘀。根据临床不同表现,分为以下几种证候类型。
1.血热伤络
主证:起病急骤,皮肤密集瘀斑瘀点,斑色紫或深红,鼻衄齿衄,或见呕血、便血、尿血,身热烦渴,面色红赤,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红绛,苔黄,脉数有力。
分析:本证多系热毒炽盛,伤及血络所致。其发病多由外感邪毒引起。邪热与气血相搏,灼伤血络,血液渗出脉外,则发为皮肤紫癜。邪热化火,血随火升,则见衄血。热毒充斥,津液耗损,故呈现一派热象。
2.虚火灼络
主证:病程较长,皮肤紫斑时发时止,斑色较红,时有鼻衄或齿衄,低热盗汗,手足心热,心烦不宁,口渴喜饮,两颧发红,大便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分析:本证多系虚火内伏,灼伤血络所致。其发病多由邪热日久不去,消烁津液而成。虚火亢盛则发紫斑或衄血。阴虚生内热,虚热内扰,故见上述阴虚征象。
3.气不摄血
主证: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皮肤紫斑反复出现,斑色青紫而暗淡,时有衄血,血量不多,面色无华,头晕心悸,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分析:本证多系脾虚气弱,不能统摄血液所致。脾气不足,血失统摄,血不循经而外溢,故反复出现紫斑。脾虚气血生化乏源,故表现一派虚象。
本证早期多属血热实证,治当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日久常见阴虚火旺之证,治当滋阴降火止血。长期反复出血,多属气虚不能摄血,治当补虚。临床亦有虚实夹杂者,治疗应虚实兼顾。
孔氏养血润脾汤通过补肾健脾生血,活血止血的方法,促进骨髓造血功能,、增加血管弹性,提高免疫力,可明显改善阴虚血热和出血症状,提升血小板数量,疗效确切可靠,且无毒副作用,显效快。
助康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专题 http://www.zhukang120.net/diesase/?DisID=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