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的中医解析与治疗
中医临床学中并没有甲亢的病名,根据其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体征,本病与中医学中的“瘿病”很类似。但中医学瘿病的概念很广,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说法与分类,综合来看与甲亢比较接近的当属忧瘿与气瘿。
助康网提示:甲亢以怕热多汗、心悸易怒、多食消瘦、指舌颤抖、甲状腺肿大为中心证候,病位在颈部缨脉即甲状腺,病变脏器波及肝、肾、心、脾、肺,而以肝肾为主。病因上既有先天禀赋不足,又有后天调理失度,更有外邪侵袭而发病。总之,本病是以内伤虚损为基础,复加外邪侵袭,形成气、痰、瘀、火共同为患的本虚标实之证.
甲亢发病病位在颈部,临床上呈现出的颈肿、怕热汗出、心悸心烦、消谷善饥、性急易怒、指舌颤动、形体消瘦等症状,是一个多脏腑受病、多病机共存的复杂的病理过程,治疗上常通过疏肝理气、清肝泻火、健脾化痰、滋阴降火、滋补肝肾、宁心安神、涤痰散结、活血通络、驱除邪毒等多种方法和环节,借以达到调整人体内环境失调的病理状态。综合有关资料,结合现代科技总结出中医治疗甲亢的机制为: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调节神经与体液系统的功能活动;抑制能量代谢;抑制甲状腺素的分泌。
适应证
助康网提示您:中医治疗甲亢多以内服中药为主,大量临床资料表明,疗效比较肯定,适应症如下:轻度和中度甲亢(重度甲亢者则中西药同用);对服抗甲状腺药物过敏者,或因毒性反应无法继续治疗,且不宜手术者;合并肝病者;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甲亢症状加重者;甲亢手术后的疗效不巩固,或又有复发者。
基本证治
甲亢的临床症状较多,如高代谢症群,精神、神经症状,心血管、消化道症状,肌肉骨骼、造血系统症状及局部症状——甲状腺肿大、突眼等,面对众多的症状,很难以一方一法来完成治疗计划,达到预期目的。为了便于临床体现中医治疗的特点,就必须对病人所有症状、体征、脉象及其它四诊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其证候规律,分辨出不同的证候,才能为辨证施治提供依据。
甲亢早期多以火旺为主(实火),阴虚次之。病程较长、年龄较大者,多以阴虚为主,火旺次之(偏虚火)。不典型甲亢、淡漠型甲亢及病程较长且年老体弱者,多以气虚、脾虚为主,阴虚次之。良性突眼为痰气交结,恶性突眼多为肝阳上亢,弥漫性甲状腺肿大多肝郁脾虚,结节性甲状腺肿大或甲状腺腺瘤多有气滞血瘀。
甲亢的辨证分型主要有气郁痰结型、肝胃火旺型、气阴两虚型、阳亢风动型、阴虚火旺型、肝郁脾虚型、痰结血瘀型、心肝阴虚型等八个证型。临床上不少病例常不是单一证型存在,可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证型复合存在,在治疗时需注意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收效良好。
中药
治疗甲亢的中药较多,是临床医生从不同角度对甲亢治疗的经验总结,对甲亢的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是中国医学发展的基本方针之一。在甲亢的治疗中采用中药和西药联合治疗,不仅可扬长避短,而且可以明显地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让病人乐于接受。
点击进入助康网甲亢治疗专题http://www.zhukang120.net/diesase/?DisID=7